修復論壇病例分享醫生張修學——溫潤謙謙,修學潛行,以匠心締造微笑
時間:2019-10-25 18:45:50 來源:未知 作者:穗華口腔醫院 閱讀量:251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值暨南大學成立113周年、暨南大學口腔醫學教育開展41年, 隨著口腔事業蓬勃發展,為促進口腔修復學術交流,推動區域口腔修復水平向前......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值暨南大學成立113周年、暨南大學口腔醫學教育開展41年,
隨著口腔事業蓬勃發展,為促進口腔修復學術交流,推動區域口腔修復水平向前發展,近日在廣州隆重召開“2019暨南口腔修復主題論壇Ⅱ期”備受矚目,數家權威媒體爭先報道。
聚焦口腔美學熱點議題,穗華張修學分享經典病例受關注
本次大會由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美學專委會兩位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譚建國教授帶來《面部引導的多學科融合口腔美學治療設計》、山東大學口腔醫院徐欣教授帶來《美學區種植的臨床技術》精彩主題演講后,系統各院醫生輪番上陣,現場交流探討熱點口腔美學熱點議題,分享研討病例,現場學術氣氛濃厚,以精彩的病例贏得專家贊許,獲得了全場掌聲。
干貨頻出,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張修學醫生向譚建國教授研討美學治療設計難點并合影留念
期間,穗華口腔醫院資深美學修復醫生張修學在“如何將數字化技術和前牙美學修復有機結合”議題中分享了《四環素牙前牙微創美學修復病例》,他提到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與前牙美學修復的關系日益密切。目前常見的數字化技術如錐形束CT、數字化印模技術、3D打印技術、CAD/CAM技術等,他們有機結合起來可以為前牙美學修復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修復方法和結果。
張修學醫生分享《四環素牙前牙微創美學修復病例》
病例回顧:
患者:閆女士 年齡:30歲
主訴:上下前牙不美觀十年
現病史:患者自訴上下前牙不整齊,牙黃十余年
既往史:否認重大疾病史,家族遺傳病史,四環素類藥物史
病例分析:
在解讀口腔修復案例時,張修學醫生說道:“四環素牙典型案例比較普遍,首先收集模型,手工制作美學診斷蠟型,再在患者口內制作診斷飾面,終實現美學分析。”
求美者屢屢碰壁,張修學以匠心締造微笑
剛開始,閆女士因為一口黃牙在人際交往中不夠自信,面試屢屢碰壁,導致性格有點孤僻,在閆女士求治過程,張修學以溫潤謙和的態度,細致認真為她進行口腔情況檢查,根據她的牙齒以及臉型等的情況向她推薦了瓷仕白貼面修復。在治療過程中,因為瓷仕白貼面修復顏色美觀,形態自然,邊緣精密,鄰接關系好,自然無不適,對牙齦健康特點對閆女士來說是適合的修復方式。期間張修學醫生還會經常開導閆女士,像朋友一樣跟她聊天,分享修復牙齒后的患者重獲自信的笑容照片,讓她逐漸開朗起來。
“現在,閆女士已經擁有了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達到牙齦健康,實現功能性和美學性一步到位,開始了新生活。”張修學精彩的病例分享,獲得了在場同行的連連掌聲以及贊譽。
張修學等醫生榮獲大會證書
溫潤謙和,潛心修學,孜孜不倦不斷求進步
張修學醫生,2010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從事口腔醫療近10年。在此次會議上,張修學醫生熟知先進的口腔修復理念并熟練掌握了前沿的口腔修復技術,在虛心求教中分享中,讓更多專家和同仁記住了他。
張修學
-畢業于中山大學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穗華口腔醫院美學修復專家
擅長領域:全瓷牙貼面修復、牙齒美白、牙齒美容修復、CAD/CAM數字化美學修復、牙周治療、種植二期美學修復、3D顯微根管治濘、樹脂充填、微創拔牙、各種兒童常見病的診療等。
“溫潤謙和,潛心修學”是人們對張修學醫生的深刻印象,對口腔美學修復技術不懈追求,為廣大求美者能有更快、更美以及更好的美學修復體驗,經常外出交流學習,受邀參加國內國外的學術培訓,不斷探索口腔美學修復前沿的理念和技術,求得進步。
“修行虔誠濟世,學術精湛扶危”,這是張修學醫生患者——周叔贈給他的藏頭詩作品,一字一句都飽含著他對張修學醫生醫術的認可與褒獎。
厚德行醫,彰顯卓越。穗華口腔醫院承辦此次大會,讓張修學醫生在內的優秀的年輕一代修復人展示能力、互相交流學習,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將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優質、高質量的口腔醫療服務。
(版權歸穗華口腔醫院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穗華口腔醫院 http://www.62266666.com)